版权装备“家纺航母”重装启航

发布:2011-09-14 16:53:22   来源:中国家纺产业网   评论:0 点击:
本文导读: 江苏省南通市是我国的家纺产业集聚地之一,其中南通的海门三星镇、通州川港镇、通州姜灶镇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命...

本文关键字:版权 装备 家纺

        江苏省南通市是我国的家纺产业集聚地之一,其中南通的海门三星镇、通州川港镇、通州姜灶镇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命名的3个家纺特色产业名镇;同时,南通拥有海门叠石桥、通州志浩两个地域相连的家纺产品专业市场。近年来,南通各级市委市政府重视知识产权的宣传,市场、企业也都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南通地区的家纺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家纺产业链日趋完善,一些龙头企业也走上了品牌发展的自主创新道路。

  源远流长 近代轻纺发源地

  江苏省南通市是我国近代轻纺工业的发源之地,素有江海明珠,近代第一城的美誉。光绪年间,出自海门县的清末状元张謇,辞官归里,在故乡兴办实业,开垦沿海滩涂,种植棉花,开办女工传习所,传授现代纺织技术,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先后开办大生棉纺一厂、二厂、三厂,奠定现代纺织业的基础。与此同时,纺纱织布也进入家庭。

  解放后,历经战火洗礼的通州、海门——这片浸透英烈鲜血的苏中老革命根据地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现代纺织业得到了空前大发展。

  改革春风 催生家纺大产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江海大地,家纺工业开始复苏。农民自发的家纺产品交易开始在通州的川港镇和海门的三星镇交界处悄然形成。回顾通海家纺大市场草创建立逐步形成发展繁荣的格局,历经了自发形成,政府规范,版权保护,繁荣发展4个阶段。从规模上讲,从地摊经济到集资建棚,政府投入,融资拓展,渐成规模。实际跨越了农耕经济的简单无序化集贸交易阶段,过渡到法制规范下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商贸交易阶段,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

  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通州和海门两县东南之隅一河相隔,以一叠石小桥相连分属通州市的志浩村和海门市的叠石桥村两个行政区域,两县的农民自发地选择此地作为坯布和家纺产品交易市场,当时被称为“南通小香港”。然而,草创时期的家纺市场,露天设摊,缺乏管理,无序运作,纷争不断,矛盾突出,为争市场、争原料、争花型,侵权盗版层出不穷,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现代知识产权中的版权理念,在这儿根本上是盲点。

  90年代初,当地村民开始自发集资搭建起简易交易大棚,交易条件得以改善。但是,由于志浩和叠石桥分属通州和海门两个行政区域管辖,常常因为货源,品种的交叉造成恶性竞争。为了规范秩序,南通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划行归市”的两地分工协作方案:由志浩市场主要经营寝室面料,叠石桥市场主要经营寝室用品成品,专业分工雏形初步形成。随后,通州、海门两市及分属的川港、三星两镇开始有计划、成规模地投资开发组建家纺市场。工商、税务、公安进驻市场,市场管理办公室成立。

  版权管理 科学发展创品牌

  强化版权管理的呼声,来自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来自于商家自身权益维护的主观需要;也是招商引资保障政府诚信的必然,是创新理念,创新品种,促进产业规模发展,提升产品品质的重大举措。1996年之前,仅有100多家布店的志浩市场,大部分经营的是单色坯布。虽有少量花布,但是花型单调重复,千篇一律,大部分是相互抄袭,低水平重复的产品。整个市场不超过100个花样。导致的结果是花布质量越来越差,布商无钱可赚,效益迅速下滑。同时因抄袭剽窃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导致市场萎缩,难以为继。问题的症结在那里?刚刚开始经商致富,从传统农耕经济脱颖而出的农民商人不得而知,而村镇管理干部对于诞生于现代工业文明的“著作权”理念也是闻所未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996年,台湾东帝兴公司林明秋、林明砚兄弟的出现,使土生土长的农民布商眼睛为之一亮,他们开始关注“著作权”理念给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氏兄弟从台湾引进的100多个花型出现在市场即引起轰动,而巨大的经济利益诱使布商们开始盗版,新花型转瞬间被质次价廉的同样花型取代。林氏兄弟生意一落千丈。他们出示版权证明,市场中的农民却看不懂听不明,国际通行的著作权理念,被讥讽为“不管用”。林氏兄弟四处投诉,不得要领。一个偶然的机会,经南通电视台记者的指点,他们投诉到刚刚成立的南通市版权管理办公室。这一投诉不仅引起了南通市委、市政府的强烈关注而且也引起了国家、江苏省版权局的高度重视。南通市政府明确指示由市版权局牵头组织公安、工商会同当地政府统一思想,严格依法办事,侵权复制品必须依法查缴,侵权者必须依法查处,志浩市场的版权保护环境必须改善。国家版权局明确批复:印花布花型版权应当视同美术作品的版权加以保护。随后,侵权者被依法查处,侵权印花布被依法扣留。

  一系列严峻的现实也让南通市版权局的同志猛醒,市场的治理首先在于转变观念。从宣传教育入手,印制著作权宣传品,开办著作权法培训班,通过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促进以志浩村领导为首的管理办公室同志觉醒。1997年3月在志浩村领导的主动要求下,川港镇党委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镇村一级的版权管理基层组织——通州市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办公室有正式成员7人。受南通市版权局的委托,开展著作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行作品登记的初步审查,受理著作权纠纷调解,成立作品鉴定小组对侵权作品进行初步认定。志浩市场版权保护措施的加强,促进了家纺业的发展,带动了市场及周边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搞活了经济,富裕了农民。

  服务到户 版权管理促发展

  有目共睹的事实,使临近的三星镇党委政府意识到版权保护对于市场做大做强的迫切性。镇政府于2002年10月,抽调7名同志成立了“三星镇版权管理办公室”。至此通海两大家纺市场版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2002年,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介入市场管理,形成村民自发维权和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相配套的格局,法官还会到市场公开宣判,让经营户亲眼目睹,进行现场普法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通过版权部门工作人员的大力宣传,人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完成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跨越。两大市场的作品登记和纠纷调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志浩市场印花布花型的登记从1997年的553件上升到2005年的1972件,仅2006年1至6月新作品登记已达606件,10年来共登记作品1.0804万件。受理侵权投诉从1997年的15起,上升到2005年的122起,2006年上半年已达41起,10年来共计1039起。10年来共撤销作品207件,查封侵权布275.06万米,调解纠纷1039起,赔偿著作权人损失404.3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5个亿,销毁盗版网片922张,查封侵权图片29万张,行政处罚34.5万元,司法处理53.2万元。

  叠石桥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自成立以来,寝室用品的花型由2002年的8款,到2005年上升至1333款,2006年1至7月已达586款,4年总计2917款。调解纠纷由2003年的8件,上升到2005年的172件,仅2006年上半年就已达105件。协商赔偿金额由2003年的8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30万元,2006年上半年已达35万元。调解成功率由2003年的85%,到2006年上半年已达100%。

  实践证明,这两个中国最基层的版权管理机构,已经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努力赢得了中外客商的信任和支持。这是两个集政府行政管理、社会中介服务、仲裁调解为一体的基层版权组织,是我国起步不长的知识产权制度、管理组织的某种创新。

  现在,通州志浩和海门叠石桥之间的河沟和石桥已不复存在,早已为宽阔的通衢大道和连片的现代商铺所取代。在这块方圆10多平方公里生气勃勃的土地上孕育了我国规模最大乃至世界第一的家纺产品市场,被誉为我国家纺工业的航空母舰。这艘“航母”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高擎版权保护的利剑,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起锚远航。在这片占地150多万平方米的两大市场中,容纳着3000多个商户95%是农民。围绕两大市场生产加工企业26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企业280多家。家庭作坊近2万家。其产品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300多亿人民币,创汇5.2亿美元。

  如果说两大市场是东西两翼齐头并进的双子航母,那么两大市场的版权管理办公室已呈双峰并峙基于一脉的著作权管理新格局。在版权保护的征途上,它们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谋创新发展。两大市场双水分流,汇于江海,这如同海门市是长江入黄海的入海口那样奔腾不息,立足本地,越洋过海,流往全国,涌向世界。这实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浩浩荡荡,不可阻挡。故而当地农民有这样一副对联:“通州产品流通向九洲,海门江潮入海涌百川。”这用来说明通州、海门家纺产业发展的态势很是形象生动。

  自主创新 放眼全球大市场

  南通家纺业两大市场多年来版权管理的实践,经营者耳闻目染,著作权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市场孕育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这棵树筑巢引凤,引来了全国高端创意和设计人才,创作出更多的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作品投入生产领域,形成“走出去,引进来”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南通家纺产业始终保持着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

  志浩市场中的创立金太阳布艺有限公司的袁氏四兄弟,10多年的合作始终亲密无间。在市场创建初期,袁氏兄弟的公司堪称盗版大户。自从因盗版台湾东帝兴公司产品被查处后,袁氏兄弟痛定思痛,现在已成了当地开发新产品的大户。他们的产品扎根江海大地,辐射全国,打入海外,并在美国最大的家纺交易中心纽约第五大道成功创办分公司。目前,该公司拥有自己的设计人员60多名,每年不断推出新花型、新产品,满足中外市场的需求。据介绍,金太阳公司还和苏州大学挂钩,成为其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基地。在多年的家纺营销实战中,公司已逐步形成集产、学、研一体,面向海内外的大型家纺集团公司。

  1997年8月,志浩市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民美术图案研究设计所。随着市场的不断做大做强,设计所由20名设计人员,已发展到如今的2000余人。志浩市场已成功举办3次全国性的美术图案展示会,展示的花型来自国内外,市场每年推出新花型1万多款。

  版权交易 盘活存量迎挑战

  2006年6月,志浩市场挂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民版权贸易交易所。版权贸易所设立了花型电脑资料库,上万款花型作品供中外客商选择购买。叠石桥市场版权贸易展示厅也在积极筹建之中。两大市场尝试向全国中小型家纺企业推荐花型,盘活存量,以版权贸易促进作品进入更广阔的生产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市场的良性竞争,既蕴藏着极大的商机,也促进了经营业者的观念更新,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海内外市场的调研,研究新产品,开发新品种。许多经营者由原来表面的花型设计结合布料新产品的开发,探讨版权、专利和商标相结合的新途径,注重品牌效应,走知识产权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子,使产品的花型设计、外观专利、发明专利和商标品牌优势互补,使提升家纺产品外在形式的创新与强化内在质量的优化相得益彰,提高了南通家纺产品总体品质和影响。1997年,市场经营90%是化纤产品,10%的中阔棉产品。到2001年,90%以上的全棉(其中由30%高支高密高档布),10%的化纤产品。到2005年,花型超过35000款。研发花型、研发面料的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两个市场150多家设计公司,2000多人的设计队伍,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

  两大市场成了中外客商云集的热闹商埠和自发的花型版权交易市场。国内外经营者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著作权保护的情况。川港镇领导斩钉截铁地说:“版权管理是我们志浩市场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三星镇领导说:“在叠石桥市场我们不能保证没有一件盗版产品,但是我们能保证认真受理每一件侵权投诉,对每一起案件都会认真查处。”

  当地领导保护知识产权的承诺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客商来这里落户。国内知名品牌“红豆”、“恒源祥”、“波士顿”先后进入市场,法国“鳄鱼”、“啄木鸟”、意大利“华伦·天奴”、英国“老爷车”、美国“花花公子”接踵而至。在叠石桥市场名品广场,可以看到许多中外名牌的家纺产品在这里荟萃展示。随着版权保护环境的不断改善,客户的急剧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两大市场先后经过6次较大规模改建扩建,已由原来的“大棚摊档经济”逐步发展到当前连成一片的大型现代商业城规模。

  由单纯的印花布和寝室用品的花型和外观设计,到整个家纺产品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品质的综合研究的整体提高发展,是通海人民观念的一大飞跃。

  在海门三星镇叠石桥村卓泰家纺研发中心的洽谈室里,总经理张冲娓娓而谈:“我们研发中心是一家专业的家纺设计机构。团队的目标就是做成全国第一,世界一流。因此,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公司是股份制企业,上百人的团队,有来自清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北京服装艺术学院、天津美院、中国美院的各类设计人才。去年,公司就有1096个作品问世。”

  “只有创新才能提升品味和价值,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为此,张冲把目光投向世界,他先后到过几十个国家,了解国际家纺设计的最新理念,收集各种咨询信息,上至国际流行色,下至各国大众的消费习惯、理念、审美情趣。然后,经过自己的分析研究变为公司的创意,设计出更多充满新意的作品投入生产。今年,他申报的实用新型专利就达150多项,登记著作权花型新作品500多款。自2004年9月首次举办中国国际家纺产品设计大赛开赛以来,卓泰公司首获“中国家纺品牌设计形象奖”及两项产品设计优秀奖;2005年8月,该公司在第二届设计大赛获产品设计银奖、铜奖、优秀奖各一项;2006年8月,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荣获产品设计奖金奖及五项优秀奖。卓泰公司在10多个国家都设有销售点,每年外销收入达1300多万元。

  经济繁荣 锻造产业发展链

  南通两大市场在版权管理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市场繁荣发展的现实使当地党委政府认识到版权保护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可低估的作用。

  以市场为中心辐射拉动了当地轻纺工业、印刷业、服务业、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发展经济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裕。川港、三星镇政府先后6次对市场进行改造扩建,投资10多亿,形成两大工业园区,两大物流中心。目前,两大市场的面料城、绣品城、家纺城、精品楼、名品广场容纳着1万多个面料、家纺铺位,2000多个精品门面。其加工点遍及周边3个县市,10多个乡镇,从业人员达20多万;成千上万个花型、500多个品种适应不同国家、地区消费者的需求;两大市场的500多家企业还带领着800多农民走出国门,先后在40多个国家安营扎寨,使中国价廉物美的高质量家纺产品在世界各国开花结果。如今,两大市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家纺产品集散之地,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购物旅游的景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版权管理培育了一个大市场,推动了一方经济的繁荣。不仅形成了相关紧密配套的产业链,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市场的发展,家纺产业的拓展,物流、服务业的蓬勃兴起,为川港、三星两镇70%的劳力操持经营家纺业提供条件,也为3万多外地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市场的依法管理,促进了业者的相互协调合作。文明经营,科学经营,自主创新,维护权益之风蔚然盛行,为建立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90%的农户盖起了楼房,有的高档次的楼房造价达100多万元,还有的在上海、南通、金沙、海门、川港等地购买了房产。1997年,志浩市场经营户拥有自备轿车不到10辆,现在已达1000多辆。志浩市场1994年起连续获“AA级信用企业”称号,95年起,连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市场”,2005年,被国家版权局命名为“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海门三星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家纺绣品名镇”称号,叠石桥绣品市场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之最”。2006年4月,两大市场作为中国家纺业版权保护的典型被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列为著作权保护调研点,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任重道远 发展瓶颈待突破

  通州、海门两大家用纺织品市场在强化版权管理,促进市场繁荣,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外客商的纷至沓来,产品交易量的日益增大,市场潜在的巨大商机等也引诱着侵权盗版者的觊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侵权盗版的手法不断翻新等这些因素,均给市场管理和执法带来相当难度。

  一、印染业管理机制亟待加强。印染厂的管理存在很大漏洞,使源头难于杜绝盗版行为。目前印染厂是参照一般轻工企业来管理的,没有像印刷企业那样作为特种行业由新闻出版(版权)部门实施监管,几乎没有任何反盗版的措施加以制约。因而盗版印花布的漂染印制行为难以在源头上杜绝。笔者建议,国家版权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印染厂的立法监管,将印染业纳入各级版权管理的监管内容,加大对印染企业侵权盗版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没有合法来源的涉嫌盗版产品坚决不予印染。

  二、建设统一高效市场管理体制。全国统一开放的家纺市场,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执法体系,根据著作权法的要求,结合家纺业特点制定统一的执法标准,形成统一的执法队伍。目前,异地执法往往受到管理部门业务水准、执法力量、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的限制难以有效开展。

  三、基层版权组织的性质、地位必须明确。目前两大市场的乡镇一级版权管理机构,在体制上难以定位,限制了行政执法功能的有效发挥。两大市场的版权管理办公室,实际从事的仍然是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功能,受理投诉仍然限于双方自愿的民事调解,基于道德约束,而无行政强制性。因此,在对于侵权物品查扣收缴方面缺乏依据和力度。

  四、地下侵权盗版活动未能有效遏制。围绕通州、海门两大市场涉及通海交界10多个乡镇数万个农户的家庭作坊式绣品生产加工业仍是孳生侵权盗版家纺产品的源头之一。大部分的盗版品仓库设在农户家中,给调查取证带来相当难度。由于作案手段隐蔽,牵涉地域广泛,受执法人员区域管辖限制。因此,必须在村镇基层政权的大力协助下,采取宣传教育和行政、司法手段并用的综合治理方法,遏制侵权盗版活动蔓延的势头。

  五、剽窃抄袭手法翻新鉴定困难。目前对于印花布等家纺产品的花型、造型图案的鉴定,仍然难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是凭感觉经验去认定,因此各专家认定的标准差异很大。尤其是近似图型的模仿、沿袭给市场鉴定人员带来困惑。这些独创性不明显的图型往往是抄袭剽窃的改头换面,容忍其变成产品在市场流通,必然影响到原创作者创新作品的积极性,也使市场产品进入低水平重复,相近相似沿袭的怪圈,影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六、作品登记标准不一重复登记难避免。各省作品登记要求标准不统一,相互信息难沟通,登记缺少科学性,带有盲目性,抄袭作品混迹其中,就难于避免。特别是缺少艺术性的简单花型,出现又多又滥的情况。

  上述问题的存在,已引起南通市和两大市场版权管理人员的关注。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从我国版权产业繁荣发展的宏观大局,作战略性的思考,统一规划,制定措施,逐步解决,在源头上遏制侵权盗版活动的势头,使我国的版权产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与时俱进,开拓出新的局面。

(本文来源:中国家纺产业网)
免责申明:
    中国家纺产业网尊重各行业网站及各通讯员之版权,如发现有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请与我们联系。中国家纺产业网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请点击登录注册。

上一篇:发改委:保证纺企用棉 新年后即可报关
下一篇:江苏南通家纺网络营销风生水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