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棉轮出15日停止,纱厂和中间商均积极去库,棉价何去何从?

发布:2023-11-16 13:37:00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点击:
本文导读: 纺织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十月末以来ICE美棉价格大幅走低,上周呈现先抑后扬之势,不过,ICE棉花近日再次突破80美分,郑棉上周低位窄幅震荡

本文关键字:棉花

  纺织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十月末以来ICE美棉价格大幅走低,上周呈现先抑后扬之势,不过,ICE棉花近日再次突破80美分,郑棉上周低位窄幅震荡,但是郑棉并未跌至15000元,不过反弹无力。棉花收购成本固化在16500-17000元/吨附近,上有套保压力,下有成本支撑。15日起,储备棉花的竞拍将要结束,政策带来的资源供应,棉花将重回自身市场供需价格逻辑。

  11月15日停止储备棉轮出

  2023年初以来,受市场供求和新棉生长遭遇天气干扰的影响,国内棉价出现连续上涨走势,从14000元/吨涨至17900元/吨左右。为稳定市场,保证纺织企业用棉需求,国家有关部门适时启动储备棉轮出工作。在储备棉轮出初期,纺企积极参与竞拍,成交率始终保持在高位。随着储备棉轮出数量增加,市场供给逐渐转为宽松,加之下游消费不及市场预期,纺企竞拍积极性明显下降,成交率维持在低位,棉价重新回归到15500-16000元/吨区间。综合考虑当前棉花市场形势,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定于2023年11月15日起停止2023年中央储备棉销售。

  储备棉销售停止,郑棉走势

  昨日午间储备棉销售停止靴子落地,郑棉下午开盘跳空高开,向上涨至15950元/吨之后小幅回落,最终以大幅上涨收盘。在当前产业链流动性缺失而外围缺乏明确利好支撑之下,棉花市场或在有限回弹之后仍将面临回落压力。

  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收购端新疆棉收购进度进入后程,轧花厂收购心态和策略均维持谨慎,平均收购成本基本在17000元/吨上下。出于对后市走势不确定性较强的预期,轧花厂要么选择择机一口价销售、或基差销售、或少量仍通过后点价模式等待机会,套保预期位置也趋于保守,基本盘面加升水差不多能盖住成本就择机进场,使得棉价反弹空间或因此受限。11月15日,郑棉主力合约收盘价为15690元/吨,较昨日跌85元/吨,跌0.54%。

  棉纱价格有300-400元/吨的下调,纱厂和中间商均积极去库

  目前棉花的基本面支撑总体还是较弱,淡季下游驱动不足,棉花成本价格支撑也在走弱,棉花期货还将持续震荡。国储棉竞拍将结束,短期仍需关注关注新疆棉收购价格的波动以及下游需求状况。

  下游情况来看,纺企普遍反馈从9月中下旬开始基本处于新增产量即库存的情况,目前处于贸易商库存持续高企,下游企业产成品库存也持续累积的困境。如果12月份订单情况仍然不见好转,纺企或将出现较大范围的减停产或转向混纺和化纤。在流动性缺失的情况之下,下游负反馈仍处于积聚过程中,后续或仍待释放。

  从近期调查来看,受部分大型棉纱贸易商及棉纺企业持续低价抛货的影响,虽然上周郑棉主力CF2401合约盘面价格持续在15500-16000元/吨区间盘整,但仍未能阻止棉纱价格有300-400元/吨的下调,纱厂和中间商均积极去库存。

  江苏徐州某中型纺企表示,市场对棉花期现价格看跌情绪浓重,加上棉纱贸易商不计成本抛货,下游布厂、服装企业等终端压价厉害,棉纺厂接单难度越来越大。目前进入纺服产业淡季,新增的散单、小单、短单被进口棉纱“分流”比较明显,即使企业一再降价自救也难以奏效。

  不过,该公司认为随着中美关系持续回暖,期待美国对部分中国非科技类商品降低关税(年内加快对301关税的审核),刺激棉纺织品、服装等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出口,2024年上半年棉纱产销形势形势、利润状况有望逐渐得到改善。

  整体来看,目前在储备棉销售停止利好之下,各方观望心态或给到郑棉一定喘息盘整时间。但一是并不看好反弹高度,二是不看好反弹持续性,盘面或在短暂回弹盘整之后再度面临下行压力。

(本文来源:互联网)
免责申明:
    中国家纺产业网尊重各行业网站及各通讯员之版权,如发现有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请与我们联系。中国家纺产业网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请点击登录注册。

上一篇:畅谈绿色发展 共话数字未来 2023全球知名企业圆桌会议共探融合创新之路
下一篇:2023年1~9月我国针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