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视野|野蚕丝的“再发现”之旅

发布:2021-09-06 09:25:18   来源:中国家纺产业网   评论:0 点击:
本文导读:2017年10月,257深睡房项目的创始人方绍波第一次见到了一种可爱的生物——柞蚕。之后的一次展会上,他惊奇地发现,野蚕茧的外形虽然和桑蚕茧很相像,但体积却是桑蚕茧的好几倍。

本文关键字:纺织

  2017年10月,257深睡房项目的创始人方绍波第一次见到了一种可爱的生物——柞蚕。之后的一次展会上,他惊奇地发现,野蚕茧的外形虽然和桑蚕茧很相像,但体积却是桑蚕茧的好几倍。出于一种资深纺织人的敏感,方绍波隐约感到,这或许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纺织材料,展会结束之后,方绍波就踏上了他的探索之路。
 
  被忽视的丝路明珠
 
  提起丝绸之路,人们通常会想到汉武帝时期以西安为起点,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但却少有人会想到还存在着一条由亦失哈开辟的,途经江南,黑龙江,鞑靼海峡至日本北海道的东北亚丝绸之路,而这条丝路上交易的,就是柞蚕丝及其相关制品。
 
  野蚕丝,是一种动物活性蛋白质纤维,富含20多种氨基酸,有“纤维皇后”之美誉。野蚕丝内部多孔隙结构,空隙率达70%-90%,被称为“会呼吸的纤维”,其保暖性,透气性,弹力性都优于桑蚕丝。此外,野蚕丝还具有独特的吸湿、保湿和放湿功能,其抗静电的空心纤维结构如同保温暖水瓶,隔热隔冷性能好,被誉为“天然空调”,冬暖夏凉。野蚕丝的抗紫外线功能也是桑蚕丝的3.5倍,能刺激人体溶菌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抑菌功能,是普通桑蚕丝的4倍。
 
  事实上,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野蚕丝就和国酒茅台一同参展,茅台因被打碎后酒香四溢一举夺得当年的金奖,而野蚕丝却因未被发现一直默默无闻。2007年,国家农业部把野蚕丝列入稀有资源行列,但却鲜少有人真正关注野蚕丝的价值。
 
  野蚕丝和深睡房
 
  “再好的材料,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撑,终将走向消亡。”方绍波决定,他必须要为这种隐藏在大山里的纺织材料做些什么。
 
  当代人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睡眠质量普遍较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深睡时间仅为1小时38分钟。方绍波想到,野蚕丝跟桑蚕丝相比,抑菌、保暖、透气性都更胜一筹,那野蚕丝被是不是会比桑蚕丝被使用效果更好?带着这样的疑问,“深睡房”场景在方绍波脑海中形成,作为野蚕丝产业的一环,他决定将这个特殊的场景输送给国内的连锁酒店。经过2-3个月的数据监测发现,参与深睡房项目的体验用户深睡时间均达到2小时45分钟以上,最长可达到3小时22分钟。于是,2021年7月,“深睡房2.0”项目正式发布。
 
  情怀与革新
 
  对于柞蚕茧,方绍波有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执著,而商场沉浮多年,他又有着业内人士的敏感和理性。他深知,野蚕丝产业的发展,仅依靠单一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搭配系统的服务和完整的产业闭环。几经思索之后,方绍波得出了“深睡房=产品+服务+新零售”的发展公式,而产品除野蚕丝被之外,还包含了负氧离子,云绵记忆床垫,蝶形护颈枕,干花香薰等能辅助睡眠的多个产品。实际上,野蚕丝除了用于制作棉被,还可用于制作海军制服、人民币内部的防伪材料,印度民族特色服饰纱丽等,而柞蚕茧还可用于生产航天员食用的保健品。
 
  数据显示,野蚕丝80%的产量源自我国,东北大部分桑林都可以用于种植柞树,而略显无奈的是,桑蚕和我国的关系相对弱化,反倒是日本人慧眼识英,将东北一带的野蚕丝收购成了国有产业。“深睡房”项目的推进是野蚕丝最佳用途和最佳应用场景的双向结合,方绍波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野蚕丝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借助资本的支撑推动野蚕丝产业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未来的纺织业,必将走向高级化,而这种高级的背后,是时尚元素,民族文化,视觉效果等多重因素的迭代创新,而这种创新必将落地于对纺织材料的探索,以材料为支点去做服务,做延伸,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革新,吸引更多资本的涌入,帮助产业持续发展。”方绍波这样说道。
(本文来源:中国家纺产业网)
免责申明:
    中国家纺产业网尊重各行业网站及各通讯员之版权,如发现有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请与我们联系。中国家纺产业网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请点击登录注册。

上一篇:常州一企业创新一块布
下一篇:把电池“穿”在身上,中国科学家实现纤维锂离子电池新突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