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产业如何重塑未来?在创新中寻找出路

发布:2017-06-29 09:04:5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评论:0 点击:
本文导读:6月8日~9日,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国际棉业组织,就国内外棉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共谋棉业发展大计。

本文关键字:棉花产业 创新 棉农

    6月8日~9日,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国际棉业组织、大型国际棉花公司、棉花及纺织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和国内棉农、棉商、纺织企业等800余名代表围绕“开放融合创新重塑棉业未来”主题,就国内外棉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共谋棉业发展大计。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提出,要重塑棉业未来,就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无论是政策制度设计还是行业发展规范,无论是企业经营模式还是棉农生产方式,都要通过各个层面的创新为棉花这个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全行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握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行业现状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棉麻局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
  
  顺应纺织对棉花生产提出的新要求
  
  2016/2017年度棉花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籽棉收购价格大幅上涨,棉花价格指数上涨两成以上,内外棉价差持续收窄,棉花质量提升。目前,我国国内棉花生产布局从三足鼎立到一主二辅,新疆棉花产量占比由10年前的占比30%提升至目前的占比70%~80%。棉花生产面临种植高成本、低收益,机械化水平低,棉花加工产能过剩等难题。棉花从品种选育、种植模式到加工工艺,重产量轻质量,重外观轻内在。
  
  纺织产业方面,棉纺织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纺织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因此对棉花的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适应纺织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棉花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保持定力,稳定发展棉花产能,实现以质量为主导,顺应纺织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此外,要整合产业资源,促进棉花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以创新转型,促进棉花产业整体升级。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朱北娜
  
  棉花生产需走集约化和规模化道路
  
  2016年,棉纺织产业保持了稳中向好的生产局面。棉纱产量增速向上,企业主营收入和利润增加,亏损面下降;棉纺织行业投资小幅上涨,企业景气指数上升。从运行质效来看,规模较大的企业和使用非棉纤维的企业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增长。未来,国内棉花供需缺口仍存在,尤其是高品质棉花缺乏已经严重影响行业竞争力。近期看,可以通过增发配额、适当轮入进口棉来填补高品质棉花的缺口,中期和长期看,放开进口棉花配额势在必行。
  
  中国棉花生产需走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的道路,鼓励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有效降低成本。一些棉纺企业已经快速实现转型,数字化生产正在大步推进,化学纤维的生产技术走在了棉纺的前头,化学纤维的发展必将推动棉纺企业大量应用化学纤维。此外,要不余遗力提高棉花质量,提高棉花品质。棉花内在品质的提升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但异性纤维的把控要靠政策和市场的引导和加强管理。
  
  发展方向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
  
  开放、融合、创新是棉花产业的发展源泉
  
  开放、融合、创新,是中国和世界棉业保持健康活力、不断持续发展的基本源泉。
  
  中国棉业纺织业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经济政策及不断的对外开放。在棉花领域,作为产棉和用棉大国,我国应该也必须发展棉花产能,保持一定的自给率,但也仍要通过国际棉花市场实现产需平衡。
  
  棉花与纺织产业融合发展的现象也不断涌现,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经营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创新驱动是世界发展大势所趋,而我国棉花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从棉农到企业,从政策到标准,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我国棉花产业需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骆琳
  
  不断推进棉花产业向优质高效发展
  
  当前,我国棉花产业生产和流通相对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棉花质量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纺织消费需求,行业创新动力不足等一些深层次问题亟须破解。
  
  针对当前棉花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行业要继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着力打造新疆等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稳定棉农种棉积极性。要减去粗放产能、减少低品质棉花供给,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应用,增加高品质棉花供给。要围绕纺织需求进行生产,做好产销对接。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棉、用棉大国,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先进的纺织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国要借鉴、学习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实现互联互通、联动增长。
  
  产业预测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
  
  棉花总产下降技术不断进步
  
  未来棉花发展要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影响因素看。
  
  国际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全球经济的变化影响对纺织品的需求。二是石油价格的变化。未来石油价格持续走高或促使棉花的需求有所加大,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天然棉纤维类产品仍是市场主流。三是贸易自由化进程。在世界上孤立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又有所抬头,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国内因素有两方面,短期是市场与补贴政策的影响,长期是劳动力、土地等农业成本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国内棉花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东部地区的植棉面积会继续减少,产量下滑;二是若真正实现“脱钩补贴”政策,会对新疆棉花面积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棉花种植面积会趋于稳定或者有所下降,而棉花产量会稳定或略有上升;三是国内棉花种植技术会不断进步,或许会对棉花总产下降起到缓冲作用。在国际贸易方面,我国会继续大量进口棉花,国内棉花生产能力下降和纺织品需求变化是影响棉花进口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总监、中国棉花协会棉花消费分会秘书长孙娟
  
  大数据将推动棉花产业升级
  
  随着互联网+棉花产业链生态圈的形成,棉花数据生态的成熟,棉花行业的商业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必将改变。中国棉花大数据生态的产生得益于棉花产业政策。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到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从新疆棉出疆运输补贴到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改革,丰富细致的产业政策体系助推了棉花大数据的落地。占全国棉花资源80%以上的新疆棉花实现了精准统计和大数据采集,这不仅为国家实施精准棉花补贴政策提供了详实依据,而且为国家制定棉花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制定整个棉花产业链的发展政策提供了基础依据。
  
  中国纺织业经历了“十二五”期间的转型调整,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为棉纺织企业提供原料的棉花产业迫切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竞争力,努力与产业链整体发展同步。大数据与传统的棉花产业的结合将推动棉花产业升级,推动棉花供给侧改革,不仅可以通过量化实现棉农科学种植棉花,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升棉花品质,而且可以改变棉花流通环节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重塑棉花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企业建言
  
  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刚民
  
  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
  
  棉花产业的未来,一方面是产业的未来,另一方面是产业人的未来。
  
  当前我国棉花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只有竞争,才能促进产业、企业甚至个人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认识到的是,在竞争过程中“人”才是核心。棉花贸易方式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如何将上下游有效地连通起来,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实现自身发展。纵向来看,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关系是影响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横向来看,全球棉花产业之间此消彼长,循环往复。棉花贸易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按照市场规律,产业融合是大方向。
  
  不同的企业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进行融合,小企业和大企业、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实现融合,通过融合稳固发展,整合人力、资本、市场等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有效服务,才是未来的大趋势,而那些单打独斗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
  
  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小挺
  
  以工匠精神构建棉花供应体系
  
  从自身发展的角度看,企业追求的是如何从源头整合资源,用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的模式来保证棉花原料的质量稳定。行业的创新是一种模式,无所不在,对企业来说就是“以工匠精神构建好整个棉花供应体系”。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棉花产业有所应用,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了制造生产服务的创新融合。但产业互联网对很多企业来说还相对陌生,产业互联网并不是某一个企业发展的固定模式,而是一个产业的发展状态。
  
  棉纺织产业上下游结合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已经到来,这如同给传统的棉纺织产业插上了翅膀,为纱线产业不断增加竞争优势。当前,用棉企业已经很明显地感受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利用好企业自身的资源成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棉花产业的产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了纺织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建议尽快放开进口棉配额,解决纺纱企业的原料矛盾。
  
  新疆小棉袄棉花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会庆
  
  产业链必会实现融合发展
  
  重塑棉花产业的未来要从生产端源头做起,棉花产业必须走融合之路,把纺织企业、贸易企业,包括生产企业有效组织起来,成为联合体,形成消费倒逼加工、消费倒逼生产的升级模式。通过产业融合和联盟,纺织企业可以开展产品的私人定制,加工企业专注做加工,各司其职,发挥优势。
  
  种植环节通过订单生产模式,可以解决棉花品种多、杂,棉农小松散的状况,从而提升棉花品质,提升规模化种植效益。期待未来行业内成立“产融创新联盟”,实现棉产业的融合发展。
  
  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建全
  
  扩大棉纤维消费需求
  
  棉花产业的未来,应该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棉花,棉纤维的消费量越来越高。
  
  在战略层面,利用大数据对棉花种植和生产进行布局,综合考虑生态平衡和资源情况。建议从源头引导,加大对棉花种子、种植、采摘、加工技术研发力度。例如对新疆棉籽从基因上进行改造,增强在沙漠里面抗旱的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要研究消费者的需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扩大棉制品的市场规模,让更多人喜欢棉纤维制品,喜欢选购棉纤维制品,这是我国棉花产业的未来。
(本文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免责申明:
    中国家纺产业网尊重各行业网站及各通讯员之版权,如发现有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请与我们联系。中国家纺产业网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请点击登录注册。

上一篇:棉花在下方存在成本支撑
下一篇:新疆棉相对略坚挺

分享到: 收藏